庄浪县国家科技特派团肉牛产业组专家人才按照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要求,深入开展牛产业技术指导、引进推广新技术、集中攻关肉牛养殖技术难题、培养帮带本土人才等帮扶工作,趟出了一条“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子,不断推动全县牛
理思路定调子,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结合庄浪县情实际,坚持把肉牛产业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打造全省肉牛产业强县和优质高档型肉牛产业基地为目标,帮助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定目标、理思路。紧扣肉牛繁育、饲草供给、市场流通、科技支撑、防疫保障、社会服务“六大体系”建设,紧扣“优质牛、高端肉”发展定位,充分的发挥品牌优势,持之以恒建基地、强龙头、扩规模,多措并举补链条、聚集群、增效益,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出群繁群育、规模扩张、链条延伸的发展形态趋势。至目前,全县命名产业强镇1个,养牛专业村5个,市级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场8个。建成适度规模养牛场158个,培育养牛大户2580户,全县牛饲养量达到14.25万头,出栏4.02万头,为平凉红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项目建基地,产业链条有效延伸。聚焦肉牛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工作,深入项目建设一线规划设计,精心指导建成了柳梁镇孟山村2000头平凉红牛养殖小区1处,第一批引进饲养平凉红牛110头。围绕全县产业布局,指导建成赵墩乡饲草储备基地1处、建成集中连片种植千亩以上玉米饲草基地36处,带动全县种植粮饲兼用玉米14万亩以上,推广豆禾混播饲草高效种植技术,套种拉巴豆1000亩,带动全县完成玉米全贮青贮60万吨以上。做足畜头肉尾文章,3万头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全面建成运营,有效补齐了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短板弱项,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高质量发展链条。
投物资解难题,防病能力持续增强。积极运用科技特派团成员单位兰州兽研所、北京牧研所和甘农大先进的科研水平和寄生虫实验室检验测试能力,深入平凉红牛繁育基地,与养牛场、家庭农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饲养技术员深入交流,全方位了解养殖规模、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饲草贮备及生产经营等情况,针对肉牛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等方面的问题,根据相关生产实际和具体问题现场做了详细易懂的解答,累计引进推广先进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技术23项,指导解决消毒、驱虫、肉牛饲养管理等方面实用技术70多条。采取“场户自检+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扎实推进以牛布病、口蹄疫为主的疫病防控工作,指导完成布病检测5000余份,采集检测牛寄生虫粪样1000多份,发放价值10多万元的驱虫、消毒等防疫药品3700袋(盒),提出了有效防治方案,保障了全县肉牛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强培训赋动能,技术水平全方面提升。充分的发挥国家科技特派团技术指导和“传帮带”作用,举办国家科技特派团肉牛养殖技术培训班4期,围绕遗传育种、疫病防控、饲养管理等方面,培训畜牧技术人员、养牛大户及养牛企业骨干500多人(次)。现场深入部分村社及养殖场(户),针对全县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技术难点和瓶颈问题,因场因地施策,围绕肉牛寄生虫病、炭疽病等疫病防控和肉牛咳喘的中兽医药品保健技术、科学养殖等内容,为养牛场户、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一对一”“面对面”进行了示范指导和交流。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在线解答”技术服务模式,先后在国家肉牛牦牛体系公众号定向刊发肉牛、牦牛养殖提质增效降本技术指导意见、强降雨天气牛场应急管护与洪涝后复产技术、养殖场高温酷热天气应对措施等相关养殖技术、电话咨询在线人(次)。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