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谅解备忘录,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我们计划明天就签署。”11月15日高交会临近闭馆时间,伊朗IoT Academy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法尔扎德·易卜拉希米还在展台里忙碌着。这已是他第三次参加高交会,“对我们这样的科技公司而言,高交会很有用。我们7年前就开始与中国的组织、行业和公司合作,这次也找到了不少对我们的业务感兴趣的客户。”
本届高交会吸引了来自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5000家有名的公司与国际组织参展参会,数量庞大的参展商与采购商让高交会成为各国展商寻觅客户与合作伙伴的良机。图为高交会未来建筑开拓者大会现场。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吸引了来自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5000家有名的公司与国际组织参展参会,数量庞大的参展商与采购商让高交会成为各国展商寻觅客户与合作伙伴的良机。
“展览规模很大,是找到客户的好机会。”伊碧克公司的伊戈尔·诺格捷夫一直在公司所在的莫斯科展台前忙碌,他说,来参加高交会是因为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这里有很多潜在的客户。参展之余他会到其他展台去看看,“我也向一些潜在客户介绍了我们的产品,这里效率很高。”这次高交会,他第一次看到了人形机器人,“中国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很先进,我对他们的技术水平印象深刻”。
来自德国的李普曼·齐格弗里德·阿希姆已经参加高交会近10次,对电池储能系统、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动汽车感兴趣的他这次在高交会发现了不少相关领域的公司。“我这次来有特别的目的——我们在讨论关于清洁氢能的项目,需要合作伙伴,这里有一些合作伙伴和投资者,我已经找到了四五家公司。”
“在高交会展示我们的创意想法,并了解来自不同国家的创意想法,对我们来说很有趣,这是一个了解更多和展示自身的好机会,也是寻找合作伙伴的好机会。”俄罗斯科学和高等教育部组织了多家科研机构参加本届高交会。其中,莫斯科国立建筑大学带来了3D打印混凝土材料,带来这一产品的实验室主管亚当斯维奇·柳博夫对记者说,她去年就曾来深参加高交会,今年高交会展示交易面积更大了,对各界人士来说都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在这里可以寻找你需要的所有东西”。
高交会现场,两家来自日本筑波市的传感器公司展位前,也不断有人走近查看展品,交流洽谈。皆川达也所在的FabSense 公司推出的产品是可制造成各种形状的触觉传感器。“公司今年2月才刚成立,参加高交会能大大的提升公司知名度,也通过展会接触到更多展商,听到各种各样用户的声音,之后就可以在一些意见比较集中的领域做出一些成果来实际应用。”他说,在深圳被问到比较多的是像机器人、精密工业中的使用场景,今后会朝这个方向再做改进。Sensia Technology公司创始人金泽周介也很高兴能在高交会和各界人士交流,不仅如此,他还收到了一些中国公司的产品需求,“相信我们大家可以建立良好的关系,希望我们的材料可以用在中国公司的产品上。”
高交会期间,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3号馆的全球采购商对接大会现场气氛热烈,近20张洽谈桌座无虚席,抛需求、谈合作、拉投资。每年高交会,众多来自国内外不相同的领域的参展商、采购商以及国际知名投融资机构汇聚在此,合作机遇十分广阔。
要想持续焕发生命力,让广大高科技企业愿意来、持续来,就需要让大家有交易、有收获,在这里拥抱全球市场、链接国际资源。
今年高交会不仅更突出科技属性,还强化“交”所代表的交易属性,为交易磋商搭平台,重点开展专业采购商邀请工作,持续推进全球买家推广计划,制定核心买家一对一邀约方案,组织了17大产业采购商对接大会、邀请到1000多个专业采购团和3000余家投融资机构现场对接,实现40万人次专业观众规模,其中省外和国际的观众合计超过65%,让深圳的参展商看到全世界的采购商,让全世界的参展企业看到中国的新质生产力方阵。
展品变商品。国内外客商齐聚鹏城,开启“买买买”模式。来自俄罗斯、巴西、希腊、新加坡、中亚五国、伊朗等多国的专业采购团均由政府工作人员带队组织前来,采购范围涵盖了半导体及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能源装备、工业设施、汽车工程、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机器人投资融资等多个关键领域。
很多国际采购团有着明确且庞大的采购预算。通用电气采购金额达120亿元,“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钢铁厂”有限责任公司、“卡拉斯列斯投资”股份公司、“索尼克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等俄罗斯采购团企业采购总金额达73亿元。
投融资对接也成为高交会上一道靓丽风景线余家投融资机构现场寻找项目和商机,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集团、红杉资本、贝恩资本、IDG资本、花旗银行等多家知名投融资机构均名列其中,进一步彰显出高交会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技术创新、助力初创科技公司发展的平台价值。
高交会是科学技术和企业的“秀场”,也是金融资本相中好项目的“相亲角”。无论是双方面对面坐下倾谈,还是张榜求贤相互寻觅,“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成为各路科技金融资本的共识。
在第26届高交会13号馆专门设立的创投洽谈区里,不时可见拿着商业计划书或专利证书的初创企业“小老板”与创投机构代表畅谈企业远景,双方沟通简洁高效;而在洽谈区的墙面上,张贴着一张张手写或者打印的“融资信息表”“投资信息表”,等待“有缘人”来揭榜。
“我们的发展趋势是AI旅行攻略。利用算法+多智能体的方式生成旅行方案,同时以目的地为集群,整合资源打造AI驱动的新一代旅行平台。”深圳趣山河有限公司CEO梁少俊看好深圳旅游市场的科学技术创新。他和记者说,公司目前的融资意向金额是230万元,能轻松实现早期启动。
创业投资、金融服务、资源对接、市场拓展……科技金融与初创企业在高交会上不断觅得“良缘”。
高交会上,风险资本、创新资本、银行信贷加快与实体经济互动,为科学技术创新经营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让金融“活水”,“活”力全开、“水”润全程。
这里有“熟面孔”,摩根士丹利、黑石、贝恩、高盛、凯雷、红杉、IDG、深创投、经纬中国、高瓴资本等海内外3000余家知名投融资机构如约前来。
这里也有“新相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以参展商和金融服务商双重身份助力高交盛会。从去年联合深创投、深圳天使母基金参加的深圳建行,再到今年联合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亮相”的深圳中行,商业银行对科技公司的金融服务正从单一信贷转为多方合力。
据悉,早在今年9月,中国银行便推出“中银科创生态伙伴计划”,旨在打造以服务科技型企业为核心,汇聚政府、投资机构、产业龙头、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组成的科创生态圈,为科技型公司可以提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长期资金市场融资”等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为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积蓄动能。深圳积极培育“大胆资本”“耐心资本”“国际资本”“产业资本”,为新质生产力输血赋能。
近日发布的《深圳市促进创业投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公开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以“大胆资本”引领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到2026年,力争形成万亿级政府投资基金群、千亿级“20+8”产业基金群、百亿级天使母基金和种子基金群。
“大胆资本”放手一搏,“耐心资本”蓄水养鱼。深圳正持续优化长期资金市场投资环境,破除阻碍中长期资本进入的制度性障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
生物医药产业在全世界的发展方兴未艾,其活力和潜力透过本届高交会可见一斑:从“国字号”展商在国之重器专题馆内的重点推广,到专设生物医药展馆内企业云集,从论坛和配套活动的场面火爆,到展区内观众嘉宾的热情体验,无不彰显了生物医药产业的澎湃动力,也给深圳将其纳入“20+8”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带来更多期待。
据最新数据:“十四五”以来,我国国产创新药数量和质量齐升,113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市场规模1000亿元;高端医疗器械加速创新突破,165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公司达13万家。
“国之重器/科技巨头产业链“展馆,中国科学院和他的下属研究机构的生物医药成果备受瞩目。
作为国内生物医药研发的龙头单位,上海药物所带来的肿瘤创新药物发现及一批分别治疗肿瘤、肝病、艾滋病的应用研究成果,极具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深圳先进院参展的130多项成果中,来自“医疗设施与科学仪器”“生命健康与合成生物”等主攻方向的贡献占相当比例,涵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合成生物、脑科学、医学成像等多个科技前沿领域。
“生物医药”展馆,聚集了迈瑞、稳健、北科生物等百家展商,成果涵盖医药、生物技术、医学检验、高端医疗领域。论坛板块,生物医药产业最具活力。首届细胞基因治疗国际论坛暨第二届新型疫苗及生物制品发展论坛、高交会“院士论坛”细胞与基因技术应用与转化论坛等达十余个之多,前瞻热议创新生物医药、细胞与基因治疗、精准医学等热点领域和话题。
本届高交会,首发首秀产品中生物医药品类占据了半壁江山:基因扩增仪、细胞计数仪、细胞仿生培养技术等,给众多患者和家庭带来生存曙光,也展示了生物医药在微创、环保、精准、安全方面发展的“深潜力”。
“高交会的新技术、新产品之多,让人震撼。”“国际科技成果”展区,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生物物理与细胞工程研究所展区负责人克里茨基·乌拉其米尔说,“我们首次参加高交会带来了应用细胞治疗肿瘤、帕金森症、阿尔兹海默症及其他免疫系统疾病的新成果,期待与中国大型医疗机构达成合作。”
“预计再需一年半,全球第二家超声波组织碎化技术医疗仪器也将在深圳投产并走向世界。”奥昇医疗项目研发总监周辉博士边演示设备边介绍说,“该创新设备利用聚焦超声波产生的冲击空化效应,无创精准完成实体肿瘤病灶靶向摧毁,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2023年深圳首次将生物医药纳入“20+8”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壮大。而作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的主战场,坪山区在高交会上也为最新投用的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器园区作专场推介,为医药产业招才引智、强链补链。
坪山区科学技术创新局副局长廖文介绍,坪山区已成为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企业增长到1200多家,近6年年均复合产值增长率超20%,2023年创造生物医药总产值达258.4亿元。坪山区将联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平台、人才、资金、技术集聚的优势,深耕细胞与基因治疗、多肽类药物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的细分赛道,加速迈向“千亿产值”。
多位业界专家对记者介绍说,生物医药产业正朝集群化、数字化、原创化方向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生物医药提供了新的可能,深圳应该充分的利用创新生态好、产业链相对完整、产业视野广阔的优势,凝心聚力,实现深圳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近日,深圳在高交会上宣布启动“鲲鹏青年创新创业行动”(以下简称“鲲鹏行动”),邀约全球全国高校、研究机构、在校学生、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与深圳共同合作创新创业。消息一出立即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多位深圳社科专家这样认为,深圳多年来致力于为青年创新创业、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生态,此番再以务实举措招引全球全国创新创业人才,展现出开放包容的全球视野和实干实效的奋进姿态。
“当前,国际创新链产业链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持续保持创新活力。全球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找对人做对事,找好人做好事,找到高人成就大事。”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龚晓峰表示,我们正处于AI时代,技术更新更快、产品迭代周期更短,深圳需要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在持续推动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的同时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成为全世界科创高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首要的因素是人。”龚晓峰说,“深圳很需要一批敢于做梦、勇于追梦、善于圆梦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年轻人有活力、有创造力,但缺乏资金、市场、品牌意识、管理经验等,需要全周期的支持与引导。”龚晓峰认为,深圳对鲲鹏项目予以全方位的立体支持,可以帮助青年人才把自己的创业冲动、创新想法、技术储备等变成产品,助力青年人才实现梦想。由此,“鲲鹏行动”有利于招引能够推动深圳高水平发展的高品质人才,比如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有超凡能力的工程师、能够处理问题的各类人才等。“这一行动很具深圳气质,不仅体现了开放包容,更展示了深圳对于未来的深刻洞察。”《特区经济》学术委员会委员、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特邀研究员陈磊认为,“鲲鹏行动”是特色鲜明的人才邀约,其遴选方式如“赛马”,承诺为各类入选人才提供切实而多样的支持。龚晓峰还提到,要在“赛马中相马”,坚持结果导向,看结果、成果、效果,遴选出具有国际竞争力、市场潜力的项目和产品,鼓励青年人才把创新创意、研究成果从书架“搬到”货架,真真切切为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做贡献。
高交会5号馆现代设施农业与数字乡村专馆,众多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汇聚于此,各种农业前沿科技、创新应用令人目不暇接。
记者了解到,现代设施农业与数字乡村专馆展览规模约2万平方米,吸引超130多家国内外农业企业携最新科学技术产品亮相。其中,深圳企业近30家,涉及智慧农业、设施农业、智慧畜牧业、农业无人机等领域,全面展示农业科学技术中的“深圳力量”。
首次参加高交会的深企数影科技带来的FPF智能无人猪场备受瞩目,现场通过沙盘、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直观呈现出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无人猪场”,吸引众多观众围观了解。
“FPF智能无人猪场依托大数据模型和现代信息技术,集智能引擎、多款智能硬件、物联网设备和智能养殖生产管理系统为一体,构建一个更高效、更便捷、更高回报的现代养猪新模式。”数影科技副总经理李育林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目前,FPF已在国内外2200多个猪场上线应用。此次希望能够通过“中国科技第一展”的大平台,拓展更多国内外的优质合作机遇,推动FPF智能养猪解决方案在全世界内的推广与应用。
科技加持,种菜也可以不受季节限制。禾轩农业现场展示的一款室内立体种植机十分抢眼,无土栽培的叶菜住进“楼房”,植物补光灯、各种传感器智能化控制,让蔬菜能够在室内环境中实现无农药、无化肥种植。几位来自中东地区的海外采购商十分看好该套设备,当场下了订单。
“这款立体种植机完全模拟太阳光,而且节约空间节水,并能够调控水、肥、气、热等条件,为植物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实现高产高效。”禾轩农业展位负责的人介绍,该种植机目前能够种植20多种叶子菜,以及果菜、低钾蔬菜等,同时还具备育种育苗设施的功能。
深圳威视佰科带来了一款便携的农业诊断工具箱,可以全方面分析土壤肥力和作物健康,为农业种植提供科学辅助,如同一个可移动的农业监测微型工作站。
该公司销售经理黄文清介绍,工具箱中的核心产品是土壤成分检测液体光谱检测仪,通过吸收和反射不同光波来判定物质成分,后台会将数据来进行建模,并通过AI算法进行结果分析。
本届高交会上,深圳市气象局与广东省气象服务中心、广东省气象数据中心、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携手多家气象科技公司,在11号馆共同呈现了一场以“智慧气象,数聚未来”为主题的精彩展览,展商光恒科技的展台前观众络绎不绝。
光恒科技也是深圳气象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园首批签约入园企业。该公司负责的人介绍,光恒科技是一家“核心部件+系统应用”双线并进的激光行业公司,目前的两大支撑业务为光纤激光器件与新型激光应用设备,在超快激光领域(高端无源器件)这一细分市场占有率超过50%。
其中,激光测风雷达气象产品,包括激光测风雷达及其他相关要素设备布设完成以后,将完全覆盖深圳市内的低空起降点、航线和低空空域,并辐射周边相关航线,提供实时高分辨率的气象数据,为航线规划、起降服务、安全飞行等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将极大提升低空气象监测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和效率管理能力。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宁若鸿 吴亚男 关炜瀛 沈勇 秦绮蔚 罗雅丽 方胜)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