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股份300498)11月13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3年11月10日接受38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一)整体概况年初以来,公司强抓重大疫病防控和基础生产管理工作。尽管猪业受区域性、阶段性疫病侵扰,但得益于较为扎实的基础管理,损失率同比减少,关键生产指标持续向好,养殖成本持续下降,大生产总体保持稳定,畜禽出栏量基本符合年初制定的年度出栏计划节奏。公司坚定各项业务发展思路,先打造好各业务竞争力,再逐步增量。 10月份,公司共销售肉猪(含毛猪和鲜品)约240万头;肉鸡(含毛鸡、鲜品和熟食)1.11亿只,其中鲜品约1240万只,熟食110万只;肉鸭(含毛鸭和鲜品)约420万只。 1-10月份,公司共销售肉猪(含毛猪和鲜品)2072万头,同比增加47%;肉鸡(含毛鸡、鲜品和熟食)9.7亿只,同比增加约10%,其中鲜品约1.3亿只,熟食1160万只;肉鸭(含毛鸭和鲜品)约3800万只。
(二)猪业生产1.种猪生产成绩稳步提升截至10月末,公司能繁母猪约157万头,后备母猪约60万头,预计年底能繁母猪达到160万头以上。公司将更看重种猪的质量,通过提升现有母猪群体的各项生产指标,努力实现未来出栏规划。 年初以来,公司各项种猪生产指标水平稳步提升,不断打造高性能母猪群体。10月份窝均健仔数维持在10.8头,处于较高水平。PSY指标持续提升,已由年初的20左右稳步提升至10月份的22.3。 随着基础生产管理慢慢地增加,产保死淘率有所控制,猪苗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也随之下降。 10月份产保死淘率已降至8%,接近非瘟前水平。公司开展“猪苗降本”的专项行动,猪苗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已由2月430元/头降至10月约350元/头,累计下降约80元/头,后续将逐步体现在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的“猪苗成本”上去。 2.肉猪生产成绩持续向好肉猪生产较为稳定。投苗量稳中有升,近3个月投苗量维持在280万头以上。 10月份肉猪上市率稳定在92%(大致对应6月前投苗猪上市率),与非瘟前相比,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公司慢慢地增加基础生产管理,生产成绩逐步提升,养殖成本逐步下降。料肉比持续下降,10月份已降至2.58,为近两年最低水平。年初以来,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逐月下降,成本下降趋势较为显著,10月份已降至7.8元/斤,为本年度的单月最低成本。目前公司低于8元/斤的肉猪销量占公司肉猪总销量的80%左右。前期饲料原料价格和猪苗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逐月下降,也会逐步体现在养猪成本的下降上。
(三)鸡业生产1.禽业生产成绩优异且稳中有升年初以来,公司肉鸡生产持续保持高水平稳定。10月份上市率逐步提升至95.2%,为本年度最优水平。10月份料肉比已降至2.76,为近几年最低水平。10月份公司毛鸡出栏成本进一步降至6.5元/斤以下,养鸡业务有合理盈利。 2.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毛鲜联动效果明显公司稳步开展禽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发展鲜品屠宰、预制菜、蛋业等业务,三季度该等业务均实现盈利。
(四)资金情况近期猪价和鸡价有所回落,尤其是猪价再次降至行业平均成本线以下,行业重新陷入亏损状态,行业资金和偿债压力持续增大。公司以稳健经营为首要原则,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约60%。公司债务结构较为合理,其中流动负债率约55%,短债和长债基本相当。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56亿元。现金流量比率0.18,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可以较好地覆盖部分流动负债。公司未因资金问题而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五)展望通过近几年的固本强基工作,公司已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生产成绩边际大幅改善,大生产保持稳定。 养猪业务,生产体系和成绩已恢复至非瘟前水平,成本持续下降,行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养禽业务,竞争优势愈发明显,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成效慢慢的变好。公司也会继续寻找新的增长点,充分的发挥区域优势和品种优势,做好禽业转型升级工作。 接下来,公司将继续以稳健发展为原则,扎实推进基础管理工作,持续提升畜禽养殖生产成绩,保持大生产稳定。同时,公司强调向内要效益,通过多渠道、多环节降本增效,持续锻造核心竞争力。
问:关注到公司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逐月下降,请问公司在生产管理上主要做了哪些优化工作?未来成本下降的空间大多数来源于于哪些方面?
答:(1)成本下降原因近几年,公司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聚焦非洲猪瘟疫病防控,保障大生产稳定,公司逐步从非洲猪瘟疫病的影响中恢复过来,种猪群体质量得以持续改善,肉猪出栏量持续不断的增加,养殖成本持续下降,精细化生产管理取得不错成效。 影响成本持续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系统化的,最重要的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①一直在优化种猪群体结构,持续改善种猪群体质量,种猪生产性能明显提升,猪苗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持续下降。 ②充分的发挥饲料原料集中采购优势和饲料营养配方优势,协同原料采购和饲料生产,依据市场行情变动及生产所需,及时、灵活调整饲料营养配方,不断的提高优势原料使用比例,降低饲料成本,平衡好生产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 ③随着产出量的增加,资产利用率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等折旧摊销费用持续降低。 ④慢慢地增加基础生产饲养管理,压实生产责任,做精做细各项流程,做好疫病常态化防控工作,逐步提升生产成绩,减少非必要死淘损失。 ⑤加大对基层生产员工的关爱,通过种种方式激励干部员工,分区分段做好生产经营,及时奖励生产成绩好的业务单位,增强养殖单位干部员工的信心,形成正向循环。 (2)未来成本下降的空间公司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主要由猪苗成本、饲料成本、药物成本、委托养殖费用、费用和其他盈亏(主要为种猪死淘及计提等事项)等几个项目组成。其中药物成本、委托养殖费用基本稳定。未来成本下降的空间大多数来源于于猪苗成本、饲料成本、费用和其他盈亏等项目。 ①公司开展“猪苗降本”专项行动,压实生产责任,成效较为明显,猪苗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降幅较大,后续将体现在出栏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的“猪苗成本”逐步降低。 ②相比非瘟前,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中饲料成本提升约1.3元/斤,其中饲料原料成本提升约1元/斤,疫病影响导致饲料成本提升0.3元/斤。年初以来,公司饲料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下降200-300元/吨。随着饲料原料成本逐步下降,生产成绩逐步提升,后续将逐步体现在出栏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的“饲料成本”逐步降低。 ③前期固定资产闲置成本较多,部分养殖场未满负荷生产运行。随公司养殖规模有序扩大、管理上的水准持续提高,将适当分摊固定资产折旧等费用,后续将逐步体现在出栏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中的“费用”项目逐步降低。 ④公司将继续加强种猪和肉猪基础生产管理,提升养殖成绩,降低猪只死亡率,将大大降低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中的“其他盈亏”项目。 综上,疫病防控、确保大生产稳定是影响企业养殖成本的核心因素。公司将持续聚焦疫病防控工作,促进成本持续下降。
问:请问公司目前区域养殖公司中成本比较高的是哪些单位?成本比较高的原因有哪些?公司怎么样才能解决这类问题?
答:目前成本比较高的区域为山东和华北区域,主要受北方气候、地理环境等影响,疫病防控难度较大。这些区域多为平原,生猪养殖密度较大,调运流通较为复杂。同时,北方区域为公司近些年新发展的区域,生产流程、管理模式等仍需逐步优化。另外,因生产不够稳定,这些单位产能利用率较低,固定成本等分摊较多。但该区域单位出栏肉猪占整个公司出栏量的比例较低,对公司整体影响较小。 目前公司已在内部树立标杆模范单位,分享成功经验,以先进带动后进,同时对北方区域公司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如增加空气过滤系统等设备设施,全方位做好疫病防控,保持生产稳定,努力提升公司整体生产成绩。 对于阶段性成本比较高的单位,公司会相对谨慎,阶段性控制其产量和发展速度,以稳定提高生产成绩、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为首要前提。待其生产稳定、成本回到正常状态后再考虑增加产出,进而实现整体养殖综合成本持续下降的目标。
问:近一年来,公司养猪PSY提升较多,请问非洲猪瘟疫病在我国发生前,公司养猪PSY水平如何?现阶段与非瘟前仍存在一定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答:非洲猪瘟疫病在我国发生前,公司种猪体系较为完善,种猪优中选优,PSY稳定在24-25的较高水平。近几年以来,公司持续恢复和优化种猪体系,加强母猪基础管理,PSY逐步进入较为正常的稳步回升阶段。与历史最好水平相比,当前PSY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根本原因为: (1)当前非洲猪瘟疫病仍呈现多点散发的状态,尽管公司生产经营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但疫病仍会对种猪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种猪生产成绩。 (2)为应对可能的种猪损失,公司采用特殊的比例的三系杂交配套模式,保证母猪能及时、充足供应,保持生产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除以上外,公司母猪群体中还存有少量非选育的、生产性能非最优的在产母猪,这些会对PSY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待后续生产周期结束,公司将自然淘汰更新。
问:请问公司当前肉猪养殖有效饲养能力提升至多少?是不是真的存在投苗压力?公司将通过何种方式解决?
答:今年1-10月份,公司肉猪(含毛猪和鲜品)出栏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7%,增长幅度较大。个别区域投苗存在一定的压力,肉猪养殖资源有一些紧张。 为满足未来出栏规划,解决区域饲养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公司提前通过新建养殖小区、新增合作农户、升级改造合作农户养殖场等诸多方式和渠道,增加和优化养殖资源。在此期间,公司积极与社会各方合作,充分调动各方优势资源,大力研究推广“政银企村”四方共建或“政银企村户”五方共建模式,在满足公司生产需求的同时,为乡村振兴和活跃村集体经济贡献温氏力量。截至10月底,公司肉猪有效饲养能力已提升至近3500万头,为实现未来出栏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答:公司目前已确定猪业增量优先发展的几大原则,分别是优先发展生产稳定区域、优先发展高价区域。短期内,公司将重点以增加生产稳定区域、价格较高的区域的产量为主。对于生产不太稳定的区域,公司将阶段性控制其出栏量,以提升生产成绩为首要工作。
答:一直以来,公司以稳健发展为经营原则。在制定未来出栏规划时,需要考虑行业发展和市场情况、公司自身资源禀赋和实力等因素,坚持稳健发展和稳健增量,不会盲目强调实现满产的时间。公司当前能繁母猪和后备母猪较为充足,在竞争力水平提升、行情较为明朗时,公司会努力增加产量。
答:公司现在存在猪场产能充裕,产能利用率约70%,尚未实现达产满产,公司短期不会新增种猪场固定资产投资。在当前行情较为低迷的背景下,公司将聚焦基础生产管理,不断的提高生产成绩,提升公司竞争力。
答:合作农户需要按公司总体指导原则,更新升级相应的设备设施,以满足生产所需,提高劳动效率和保持大生产稳定。为鼓励合作农户升级改造设备设施,公司也会灵活给予合作农户适当的补助或补贴,但主要投入方为合作农户。另外,如合作农户进行扩建、新建的,可由企业来提供一定额度的免息借款,用于猪舍配套相应的设备设施,共同做好畜禽生产工作。
问:当前养猪行业逐步步入了工业化和智能化养殖的时代,请问公司是不是认同现代智能化养殖是行业发展必经之路?公司目前在这方面是否有相应的投入,通过提升个体养殖规模,进而提升整体养殖效率?
答:当前的规模化养殖本身就是工业化生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个体户农业生产。对公司而言,养殖场先后经历了传统场、大线场、高效场、养殖小区等几个发展阶段,实际上就是逐步工业化的过程。 近几年来,畜禽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智能化设备设施和技术的应用更充分。公司2007年就成立了南牧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以“科技化、创新化、产业化”为方向,以“创新模块化,养殖更轻松”为核心价值,立足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为公司养殖业务进行配套。同时,公司先后成立创新中心和数字流程部,引进新工艺装备,推动养殖模式和技术创新,提升智慧养殖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 目前公司配置有自动(精准)饲喂、自动清粪、自动环控、自动水线、智能巡检、环保管理、生物安全管理、生物资产管理等各类生猪养殖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系统,实现绿色、安全、智慧、节约和高效生产,节省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效果。
问:请问公司蛋鸡业务现在体量如何?公司是不是会探索蛋鸡育种业务,发展全产业链模式?
答:我国蛋鸡市场广阔,成长空间较大。公司全力发展蛋鸡业务,致力于将蛋鸡业务发展成为公司第四大养殖主业。目前公司蛋鸡业务处于前期探索阶段,主要以养殖阶段为主,未开展蛋鸡育种工作。公司从专业蛋鸡育种公司购入商品鸡苗进行育雏和产蛋,生产周期结束后淘汰并及时来更新。公司现在存在蛋鸡约400-500万只(含青年蛋鸡和在产蛋鸡),2022年全年销售蛋类8亿余枚(约4.8万吨),比2021年增加38%。
问:公司在猪、鸡、鸭等养殖、屠宰和食品深加工等多个领域都有所布局,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请问公司未来中长期发展规划怎么样?公司致力于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答:从企业名称能够准确的看出,自创立之初,公司即定位为食品企业。当前公司业务更多聚焦在农牧养殖方向,并往产业链下游进行拓展和延伸。公司黄羽鸡、猪、鸭、蛋鸡和白鸡等养殖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下游饮食业市场也非常广阔。 未来,公司养鸡业务每年拟以5%-10%的速度增长养殖规模,养猪业务则首先持续提升养殖成绩和水平,不断降低养殖成本,把已有猪场产能达产满产后,再逐步增加产出量,获得合理的收益。 养殖业做强做大后,未来会继续加大探索肉鸡和肉猪业务屠宰、熟食(预制菜)等业务的投入和发展。 明年公司将制定六五规划,届时公司将统筹考虑现有资源能力、未来行业可能变化等因素,为未来发展规划发展蓝图。
问:请问公司将温氏乳业转让给公司关联方筠诚控股到达何种阶段?筠诚控股是否已支付完剩余的股权资金?
答:为聚焦核心业务,集中优势资源提升核心业务实力,优化整体业务结构,2023年5月,公司将控股子公司温氏乳业35%的股权以4.375亿元转让给公司关联方筠诚控股。按照股权转让协议,本次股权转让分两期支付,第一期为自协议签署日起1个月内支付转让款的30%,约1.3亿元,本期转让款已收到。第二期为自协议签署日6个月内支付转让款的70%,约3.1亿元。公司会提醒筠诚控股及时支付。待履约完成后,公司会披露相关进展公告。敬请各位投资者关注;
- 上一篇: 资阳:当养猪遇上AI会怎样?这个智慧猪场告诉你
- 下一篇: 让碳减排有迹可循(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