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链驱动向前“犇”——泾川县发展平凉红牛产业观察
日期: 2025-02-26 来源:BOB半岛下载入口-温室设备

  走进甘肃旭康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一块块新鲜的牛肉在现代化的生产线上经过精细加工,即将成为走向市场的高品质的产品。公司市场部经理张靖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她兴奋地介绍道:“去年我们与

  达成业务合作,差不多每天都在向其供货,这可是对我们产品的质量的极大认可!不仅如此,我们的各种线上平台销量也在持续增长。为实现用户需要,春节后从正月初六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复工复产,全员上岗,现在整个生产车间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每天都在忙着生产、发货,真的是产销两旺!”

  甘肃旭康食品有限公司作为泾川县红牛产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之一,其发展历史见证了泾川红牛产业的崛起。2003年,公司在原泾川县食品公司基础上改制成立,注册投资的金额1500万元,如今总资产已达9800万元。多年来,公司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现代农业,在肉牛养殖、育种、加工、销售、出口等环节全面发力。

  在生产环节,公司建成年产4000吨罐头生产线吨真空冷冻干燥生产线万头牛生产线吨排酸速冻冷藏库。生产的牛肉系列罐头、冷冻冰鲜雪花牛肉等产品,通过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国际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认证,有力带动了“平凉红牛”全产业链发展。

  公司先后开发出“旭康”牌系列罐头、冰鲜分割牛肉等60多种产品,“旭康”牌商标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他们线上通过淘宝、微信等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直营窗口,积极发展网络直播带货;线家,在盒马鲜生、首航超市等众多商超实现产品销售全覆盖。

  来到位于高平镇的泾川县陇秦牲畜养殖有限公司的牛场,记者看到,在初春的艳阳高照下,一头头健壮的红牛惬意地晒着太阳。公司CEO乔继红穿梭在牛群中,眼神里充满自信。他介绍说:“这个牛场是2024年6月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建起来的,牛是我投的,目前存栏1000头左右,去年出栏300多头。我们家世代养牛,我从小就跟着父辈养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就想把这份事业做大做强。”乔继红是庆阳市宁县人,他凭着对养牛事业的热爱和专业经验,为泾川县红牛产业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

  在这些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带动下,泾川县红牛产业整体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全县围绕红牛产业成立了平凉红牛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从养殖规模上看,全县牛饲养量、出栏量持续增长。据泾川县红牛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小强介绍:“近年来,泾川县按照‘一个中心、两个片带’的产业布局,通过‘建基地带农户、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至2024年底,全县牛饲养量8万头、出栏量3.39万头,产值12.71亿元。预计2025年底牛饲养量可达到9万头,年出栏5万头,产值达到14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泾川县积极推动规模养殖,大力实施“万千百十”工程,培育了众多养牛乡镇、养牛村和规模经营主体,规模养牛比例大幅提升。

  在产业创新发展上,泾川县围绕“平凉红牛”新品种选育下足功夫。建设平凉红牛新品种选育基础档案资料,组建核心群和扩繁群,利用基因聚合、胚胎工程等先进的技术开展选育工作。目前,已建成平凉红牛良种中心,培育核心繁育场1个、扩繁场6个,配备了细管冻精生产线,建成多个冻配改良点,为红牛品种的优化和种群扩大提供了坚实保障。

  产业集群打造和产业链延伸也取得重要进展。全县累计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53个,培育省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2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10个、示范合作社5个。同时,积极延链补链强链,全力发展饲草种植,建成有机肥生产线万头肉牛屠宰分割生产线吨熟肉制品加工包装生产线改造升级,形成了集“育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

  项目建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谋划储备平凉红牛产业链重点项目5项,概算总投资20277.5万元。脱贫户及监测户庭院经济畜禽养殖补助项目扶持农户购买平凉红牛、修建牛棚正在积极地推进;畜牧良种补贴项目采购细管冻精,冻配改良能繁母牛,新增大量犊牛;一年来,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在购买基础母牛、采购饲料等方面发挥非消极作用。此外,世行贷款平凉红牛全产业链养殖加工市场开拓暨科创中心项目已获批,未来将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如今的泾川县,红牛产业正以昂扬的姿态阔步前行。从养殖到加工,从品牌建设到市场拓展,所有的环节紧密相连、协同发展,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犇”去。